• 梁羽生最后的日子:患癌离世前留下两句诗,大笑离世_武侠小说_创作_罗孚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8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    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自我去后自有人”,这句简短的打油诗简单而深刻,深刻地表达了梁羽生在生命最后阶段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与感悟。

    梁羽生一生乐观豁达,这种性格不仅渗透在他的作品中,也正是这种心态促使他在创作了35部武侠小说之后,选择退出“武林”,宣布封笔归隐,远离了喧嚣的创作世界。

    1987年,梁羽生与妻子移居澳大利亚,与长子一同享受起了宁静的生活,过着如云似鹤般的悠闲日子,直至2009年因病去世,享年85岁。

    展开剩余87%

    回溯到1954年1月,香港武术界的太极派与白鹤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。两派决定于当月17日下午举行一场擂台赛,借此决一胜负,解决矛盾。这一消息一经传出,立刻引发了香港各界的广泛关注,关于太极拳与白鹤拳哪一派更为强大的讨论声四起,众说纷纭。

    然而,当比赛真正开始后,现场的情况却令人失望。两派选手的打斗不仅毫无悬念,场面也缺乏应有的精彩与惊险,远远逊色于当时电影中的打斗场景。比赛刚开始几分钟,太极拳掌门人吴公仪便飞身出拳,重重击中了白鹤派掌门陈克夫的脸,陈克夫当场血流满面,无法继续比赛,最终宣布认输。整个过程并不惊心动魄,反而显得颇为平淡。

    然而,就在这场毫无波澜的比赛结束后,《新晚报》却因其报道而大获成功。号外一经发布便被抢购一空。报社总编罗孚看着这番景象,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念头:“既然读者这么喜欢这种比武的故事,为何不借此机会为他们奉献一篇精彩的武侠小说,定能引起轰动。”

    于是,罗孚找到身边的年轻干将——30岁的梁羽生,提议他尝试写一篇武侠小说。初听此话,梁羽生感到十分荒唐:一方面,他从未写过小说;另一方面,尽管他热爱武侠小说,但他并不了解武术,对于舞刀弄剑一无所知,担心自己写出来会成为笑柄。于是,他婉拒了这个提议。

    然而,罗孚并没有轻易放弃。他劝说梁羽生,“你没有写过小说没关系,每件事都有第一次,我相信以你的才华,肯定能写出一篇受欢迎的武侠小说。”在罗孚的耐心劝说下,梁羽生终于答应给自己两天时间考虑。可时间紧迫,罗孚立即要求梁羽生想出一个故事的题目,好让他尽快发布广告,抢占时机。

    1954年1月19日,《新晚报》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则广告:“为了吸引读者兴趣,明天起将连载梁羽生的武侠小说《龙虎斗京华》,书中讲述了太极与各派武术家争雄的故事……”广告一出,果然吸引了大量关注,梁羽生也终于没得退路,只能开始创作他的第一篇武侠小说,最终,这篇小说以梁羽生的名字署名,走上了小说连载的道路。

    这篇小说作为武侠小说的“旧瓶新酒”,通过楔子、回目、情节等形式与前人作品类似,但梁羽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时代特色,给读者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受。小说一经连载,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读者的要求也愈发强烈,梁羽生也因此变得激情四溢,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各种富有新意的角色和情节。

    到了1983年,梁羽生在香港《大公报》上连载完了他创作的第35部武侠小说《武林一剑》,宣布正式封笔,退出了他深爱的武侠江湖。尽管许多朋友劝他继续创作,担心他的读者群体会因此失望,梁羽生却表现得十分豁达: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自我去后自有人。”他认为自己已写了近三十年的武侠小说,精力和创作灵感都已不如从前,而如今的年轻作者们已经有了更为新颖的创作方式,继续写下去恐怕会无趣。

    封笔后,梁羽生对自己的所有武侠小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大幅修改,甚至从文字到结构,人物和情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。这一过程中,梁羽生的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,90年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地位提升,离不开他这近十年潜心修订的功力。他的作品融入了历史与传奇相结合的写作手法,对后来的武侠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    除了专注于武侠小说,梁羽生封笔后的另一个兴趣就是围棋和象棋。他对棋类的痴迷由来已久,早在1957年,他与新婚妻子一起到北京旅游,妻子休息时,梁羽生便迫不及待地到北京棋院与棋手切磋,竟然一夜未归,直到妻子焦急寻找时才得知他在那里与人对弈。封笔后的梁羽生开设了一个评棋专栏,写得风趣而深刻,深受棋迷喜爱。

    尽管有朋友建议他像金庸那样办一个专栏或报纸,梁羽生却表示自己并没有此意,他只想过平淡的晚年生活。

    梁羽生与妻子林萃如育有三子。大儿子陈心宇在英国留学后到澳大利亚攻读经济硕士学位,并最终定居下来。二儿子和三儿子也都在英国完成学业,后来二儿子选择去美国发展,三儿子则在澳大利亚学习建筑并在世界各地游历。

    1986年,62岁的梁羽生决定退休,长子考虑到父母的年迈,邀请他们一同移居澳洲。梁羽生经过长时间的考虑,最终决定搬到澳洲与儿子共同生活,放下了香港那片承载着深厚情谊的土地。搬到悉尼后,梁羽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,他选择了一处远离喧嚣的住宅,四周风景宜人,气候温和,他对这里没有种族歧视、偏见的环境倍感舒适。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,梁羽生的糖尿病和膀胱癌症状也逐渐得到了控制,医生告诉他癌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时,他感到如获新生,恢复了活力,偶尔还会接受邀请参加各种活动。

    1993年4月,第三届世界象棋比赛在北京举行,梁羽生和妻子应邀前往观赛。这是他时隔九年再次来到北京,除了欣赏比赛,他还希望能够与多年来未曾见面的老朋友们叙叙旧。在这次回忆中,他与《文艺报》副主编丹晨聊起了大陆盗版自己作品的事,丹晨还为此奔走寻找盗版书商。最终,当一出版社因盗版《白发魔女传》而承认错误时,梁羽生感慨万千,并表示对方面临的困境值得理解,要求他们少缴一些赔偿。

    1994年,金庸和梁羽生再次在悉尼相见,参加中国武侠小说专题研讨会。两位武侠巨匠互相称赞对方的贡献,并一致表示不会再回归创作,梁羽生更表示自己今后可能会写一部历史小说。然而,两位老友还是难舍棋局,长时间对弈。

    2009年1月22日,梁羽生因病去世,享年85岁。消息传来,无数读者为之悲伤。尽管亲朋好友都为之感到痛惜,但梁羽生本人似乎早已看透生死,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的脸上仍带着微笑。他曾在参加古龙葬礼时预感到这一刻的到来。梁羽生的离世,带走了一个时代的武侠巨匠,但他给世人留下的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自我去后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
    上一篇:影响力:六合
    下一篇:没有了